養老護理員何時能評上“八級工”
“鼓勵多渠道多途徑吸引人才,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建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訂單式培養、一體化育人機制,支持激勵更多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相關專業畢業生對口從事養老服務工作。”11月21日,貴州省民政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對于加快養老人才培養作出
“鼓勵多渠道多途徑吸引人才,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建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訂單式培養、一體化育人機制,支持激勵更多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相關專業畢業生對口從事養老服務工作。”11月21日,貴州省民政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對于加快養老人才培養作出
在日前落幕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逐漸升溫的銀發經濟成為不少參展商不約而同的關注焦點。展望未來,如何應對迅速增長且多元化的老年護理需求?銀發經濟這一新興的朝陽產業將如何開辟新的市場空間?記者注意到,進博會期間,參展企業展示了大量針對老年人的創新康養設備和慢病干預系統。雅培帶來了針對中國老年人群
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多元供給體系不斷優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加速發展。據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41萬個,其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36.9萬個,與2019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倍、1.2倍。發展居家社區養老,符合我國當前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基本國情,契
民政部、全國老齡辦10月11日發布的《2023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96億,占總人口的21.1%。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對老年人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的需求十分迫切。日前,2024天津國際銀發經濟博覽會舉行。會上亮相的各類智能養老產品讓參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如何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10月21日,民政部召開“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回應了社會關切。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5年來,我國老年人保障制度不斷健全、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在農村養老服務方面,今年,民政部等22部門
眼下,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異地養老、候鳥式養老等服務模式逐漸受到關注。異地養老的出現是與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的。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聚集了大量養老所需的資源,但受發展重心以及功能設置等因素的影響,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養老服務供給成本較高,導致養老服務資源過剩和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并存。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近年來,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文體生活,各地紛紛舉辦各類老年體育活動,打造各具特色、深受老年群體喜愛的全民健身品牌項目,形成了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養的良好氛圍。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 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組織開展各類適合老年人的體育賽事活動。加強球類、棋牌等活動場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養老事業,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截至2022年底,養老機構數量穩步上升。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8月26日下午,國務院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為主題,進行了第九次專題學習。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
【專家學思】 當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97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達21.1%。從國情出發,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不僅是廣大老年人的意愿,也是讓廣大老年人能夠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舉措。《中共中央關于進
從2013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開啟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元年,到2023年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印發我國首個關于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綜合性政策文件——《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0年來,養老服務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量到
為支持銀發經濟健康發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加大銀發經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將銀發經濟領域重點企業納入用工服務保障范圍,助力穩定和擴大就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人才培養方面,將引導技工院校優化調整專業設置,加強涉老專業產教融合,及時將養老護理、健康照護
新華社記者姚玉潔、劉羽佳、桑彤當前,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在6月19日至20日舉行的2024陸家嘴論壇上,銀行業、保險業等人士圍繞銀發經濟與養老金融展開討論,就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動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等提出建議。發展銀發經濟,既是實現老年群體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也
中新社昆明5月5日電 (羅婕)“我健身8年,每周鍛煉5次,上兩節私教課。”近日,云南昆明63歲的真真阿姨因堅持健身保持優雅健康的體態走紅網絡。近年來,中國“銀發族”在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基礎上,開始探索生活的多樣性,追求自我實現和更高的精神滿足。63歲的何菊仙生活在中國較早開展國際職業拳擊比賽的云南省
為進一步加強居家適老化改造設計服務能力,推動高質量居家適老化改造,培育發展新動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近日,市發改委制定并發布了《關于加強設計服務推動居家適老化改造和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支持街道鄉鎮利用現有服務空間或其他有條件場所,建設高標準適老化改造公共樣板間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加快,老年文旅消費群體不斷壯大,市場需求迅速增長,文旅消費正成為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指出,要針對銀發群體拓展旅游服務業態,通過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鼓勵開發各類旅游產品,加強旅游市場監管等方式,不斷增進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從4個方面26項條目明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的具體舉措,以此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多且老齡化速度快,但這也形成了發展銀發經濟的巨大空間。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
在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油竹街道居家養老中心,養老管家為老人佩戴智能手表,用于監測日常血壓、心率。 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新年伊始,“銀發族”收到政策“大禮包”。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發布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
【代表委員建言】黃紅霞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2023年,河南通過建立健康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推出“醫療機構+醫養服務中心+醫養服務站+家庭”的全鏈條養老服務,探索出了“全鏈式”醫養結合創新養老模式。當前的“全鏈式”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仍處于起步階段,建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將其作為重點民
【代表委員手記】 “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力度”“加強健康、養老等民生科技研發應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出現與銀發經濟相關的內容。 銀發經濟是指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社會適老化改造,是銀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
【把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2.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15.4%。當下,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與養老服務“不適老”之間存在一定矛盾。如何實現健康老齡化,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是全社會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其實,老齡化不是問題,不適應才是問題。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銀發族”規模持續擴大,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在家門口安享晚年,成為全社會關注的民生大事。在近日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多地謀劃務實舉措,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織密織牢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網。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助力解決老年人養老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截至2022年末,我國6
主持人本報記者 李曉本期嘉賓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 朱耀垠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趙忠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青連斌編者按: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意見》提出4個方面26項舉措,加快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銀發經濟主要是指與老年人群相關的經濟
參加“夕陽紅”老年旅行團、吃社區老年食堂、穿“老年鞋”、上老年大學興趣班……年輕人一次次地“闖”進銀發消費場景,被網友調侃為“蹭老式消費”。 很多年輕人或許只是機緣巧合下的一次消費經歷,卻也有人在銀發消費場景中找到了樂趣。27歲的柚子便是其中一個。大學畢業后,柚子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一個偶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