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家電營造安心生活
在消費需求激增和國家政策利好的雙輪驅動下,適老化改造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家居藍海消費新風口。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比達18.7%;且在我國“9073”的養老格局下,90%左右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如何更好地照顧和關愛老人
在消費需求激增和國家政策利好的雙輪驅動下,適老化改造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家居藍海消費新風口。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比達18.7%;且在我國“9073”的養老格局下,90%左右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如何更好地照顧和關愛老人
中新網南京9月1日電(唐凡 徐珊珊)據江蘇省民政廳1日消息,為進一步提振養老服務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平穩運營,2023年江蘇再次對全省民營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紓困補貼,共計補貼1.25億元。 補貼對象為江蘇所有在業民營養老機構,包括公辦民營和民辦養老機構。按照養老機構實際入住老人數量,統一按照每名入住
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前不久委托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共同開展了養老輔助器具及適老化產品質量評價與消費監督項目。該項目主要選取了移位機、電動輪椅、爬樓機、助行車、移動馬桶、洗澡椅等養老輔具產品,結果顯示,養老輔具產品距離實現真正的“適老化”任重而道遠。 截至2022年底,全國60歲及以
伴隨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高齡和失能失智老人數量不斷提升,對養老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及質量提出更高要求。有需求就有市場,適老化中蘊藏著巨大消費潛力。近期,適老化領域政策頻頻。市場監管總局下達一批適老化改造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專項計劃,基本覆蓋老年人日常起居、交通出行、養老照護、旅游休閑、讀書看報、體育健身等
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也是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人民健康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大健康消費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同時創新驅動為大健康產業提質擴容積蓄了發展新動能。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以下簡稱“健博會”)近日在武漢舉辦。本次會展參展企業有1000余
2月12日,山東鄆城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和魏金蘭老人(右二)一起包餃子。新華社發 【問計民生】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對“如何養老”這一人民群眾的關切事進行了科學長遠的規劃。 如何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怎樣提升養老服務,讓更多老年人健康快樂地度過晚年?今年全國兩會上,
11月5日下午,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全球老齡化機遇共享”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多位國內外嘉賓為大會致辭,來自高校、銀行和企業的負責人代表在銀發經濟圓桌會議上發表了獨到觀點。論壇上還發布了《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城市能力指數研究報告2022》。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
受移動互聯網普及和年輕消費群體影響,越來越多的“銀發族”開啟了網購之旅。銀發經濟是一塊潛力巨大、值得深挖的市場,需要從消費理念、消費結構等多方面考量,走出一條能夠更好滿足“銀發族”需求的發展路徑。“銀發族”的消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年輕人影響,這種“向上傳遞”的消費現象值得企業關注和思考。雖然很多
“老去之后,我不想成為一座孤島。我們應當將我們生活的世界,改造成一個老年人也能夠安全、幸福地度過余生的世界。”今年年初,00后浙江大學生小潘在社交平臺豆瓣上寫下這番話,并創建了“‘適老化改造’促進會”小組。短短兩個月時間,小組吸引了兩萬余人加入。“有沒有老年人健身App”“馬桶邊扶手架求推薦”“怎樣
如今,最愛在微信群里分享網購平臺優惠券和“砍價”鏈接的,可能正是家里的父母長輩;時常上網學道新菜譜給家人露一手,或者學點生活小妙招解決家庭大麻煩的,也是有了閑時間又熱愛生活的退休一族們。互聯網普及助推年長網民增長,“銀發經濟”也開始向線上發展。我國50歲以上移動網民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網絡使用程度也在
我國老年人口達2.64億人,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已超5萬億元——“夕陽紅”正在催生“朝陽”市場 這“屆”老年人不一樣了,他們敢花錢、會生活——拼單網購、辦健身卡、出游說走就走……從基礎的吃、穿、用,到進一步的娛樂、保健、養老,更多老年消費需求開始迸發,對供給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
中新網上海6月17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7日獲悉,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著力打造老年宜居頤養環境與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氛圍——這是剛剛出臺的《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描繪的未來養老“藍圖”。據此,上海將努力營造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近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風險提示,披露了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對老年人實施金融詐騙的套路。近年來,銀發經濟引來眾多投資者的眼光。可在一些人眼中,所謂老年人的錢好賺,只是因為老年人好騙。他們不是通過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讓老年人甘心情愿地掏錢,而是通過各種編排好的話術、通過一個
“目前有10家保險機構投資了47個養老社區項目,床位數超過8.4萬個。同時,保險資金通過直接股權和間接股權投向產業方向為養老及養老產業上下游醫療、健康行業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340多億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黨委書記曹德云近日表示。近年來,以泰康、平安、新華等為代表的大型保險公司,在養老社區投資
“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對養老金待遇發放會不會有影響?就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近期采訪了權威專家。會給就業帶來巨大沖擊嗎有觀點認為,延遲退休意
確保中國養老事業的穩步發展,需要在相關規則、資金、資源整合、市場開發、人員培訓等方面持續發力。據《新華每日電訊》10月8日報道,這是一場你我皆置身其中的變化:每天兩萬多人進入老年,全國60歲以上老人近2.5億,其中包括40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00萬老年性癡呆患者,到2050年前后,中國老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