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王曉華)3月1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副主任戴崴做客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制造·質造·智造,品質建設賦能產業升級”專場論壇上,戴崴表示,近幾年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變化,更加強調品質消費。
中國消費者協會 消費指導部副主任 戴崴
戴崴在論壇上說,一部分消費者實現品質消費,這種狀態能帶動更多的消費者,從而影響整個產業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促進企業提升自己的產品質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優良的產品。實現品質消費后,消費者能實現美好生活的訴求。
戴崴指出,消費者對品質消費的內涵理解,集中在質量、安全、健康、價格合理、誠信等方面。在如何實現品質消費上,從調查數據看,消費者對于“商品和服務供應的安全可靠”、“價格合理”、“有效的市場監管”三方面呼聲強烈。
談到近幾年發生的消費差異變化時,戴崴表示,變化首先體現在消費者更加理性,在日常消費中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第二,購買方向發生變化,網絡消費明顯多于實體消費。第三,購買方式不同。微信、支付寶等線上支付方式超過現金交易。第四,城鄉差別,城市追求品質消費的比例高于農村,農村受限于購買方式、地域、支付手段等因素,在餐飲外賣、快遞物流、服裝鞋帽、在線旅游方面明顯低于城市。
最后,戴崴對品質消費·美好生活的理念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倡導經營者以品質消費為指引,傾聽消費者的呼聲。重視消費者的訴求,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
第二,引導消費者樹立品質消費的理念,摒棄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理念,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第三,完善消費維權的共治格局。需要監管部門、企業、行業、消費者一起努力,消費者在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中逐步獲得幸福感,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