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系統思維 破解居家養老難題
【專家學思】 當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97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達21.1%。從國情出發,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不僅是廣大老年人的意愿,也是讓廣大老年人能夠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舉措。《中共中央關于進
【專家學思】 當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97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達21.1%。從國情出發,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不僅是廣大老年人的意愿,也是讓廣大老年人能夠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舉措。《中共中央關于進
【專家視點】 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事關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考慮鄉村產業等“硬件”,也要關注公共服務等“軟件”。近日,民政部聯合21個部門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首次
從2013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開啟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元年,到2023年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印發我國首個關于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綜合性政策文件——《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0年來,養老服務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量到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青海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青海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到,強化政府兜底保障職責,加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加快建設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普惠可及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促進我省養老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到2
5月31日,一大批養老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智慧養老應用場景推介會上亮相。老人在做出指定手勢后如何觸發報警?怎樣通過攝像頭自動在人員聚集場所標記處于摔倒等異常狀態的人?推介會上,參會者紛紛亮出自己的助老“黑科技”。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如何讓老年人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晚年生
“‘十四五’期間,我們啟動了醫療衛生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建設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醫養結合服務設施、提供優質的醫養結合服務。”在5月中旬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通過“結對”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截至目前,簽約對數
2020年高考填報志愿時,劉佳蕓選擇了“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當年這個專業在全國首次招收本科生。抱著對這個新專業的興趣,她填報了志愿并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錄取。經過近4年的專業學習和實習實踐,她即將進入上海市養老服務協會綜合事務部工作。為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進一步推動養老產業發展,2
近年來,一些養老機構出于迅速回籠資金、增加客戶黏性等原因,采取預收費模式運營。但有的養老機構預收大額費用后,出現了不按合同履行義務、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等情況。還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預收費等形式實施非法集資。據新華社報道,民政部等七部門近日出臺《關于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
記者10日從民政部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民政部等七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對預收費用收取要求、使用用途等進行規定。近年來,一些養老機構采取預收養老服務費、押金和會員費等形式運營。這種方式讓老年人及家屬享受了優惠的價格,節省了逐月交費的時間成本,但也有一
老年人如何安享晚年,不僅關乎個體福祉,更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21.1%。人口老齡化形勢對我國以居家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帶來了挑戰,探索并構建新型養
近年來,我國向深度老齡化社會邁進,養老服務需求日益高漲。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日前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提出,加快制定養老服務法十分必要。從兩條走勢相反的曲線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上升的曲線,代表老年人的比例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年底,我
昨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2024年老齡健康工作會,回顧總結近年來全市老齡健康工作,部署2024年工作任務。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全市571家養老機構均與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立了“一對一”對接機制,養老機構醫療服務實現全覆蓋。今年,本市老齡健康工作將以完善“老老人”健康服務為重點,繼續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北京養老服務網自2023年6月28日上線以來,網站平臺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用戶規模及服務人數持續增長。截至目前,網站平臺累計訪問量達1033萬,其中網站訪問量349萬次,小程序訪問量684萬次;注冊用戶超2.3萬人,老年用戶占比超6成以上。北京養老服務網圍繞老年人
【連線代表委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養老機構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寧夏中醫腎病研究所所長童安榮委員表示,寧夏養老機構床位數量雖然一直在增長,服務滿意度也排在全國前列,但養老資源和醫療資源尚不能有效對接,無法及時滿足老年人對多元化醫療健康資源的需求。中
【建真言 謀良策】當前,我國城鄉養老機構缺乏合理規劃,相應醫療資源的配置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建議國家對城鄉養老機構建設進行科學規劃、政策引導、質量監控。政府引導將養老機構建設納入公立醫院考核體系,助力醫養結合高水平發展。鼓勵公立醫院開展城市巡回看護服務,通過城市巡回看護車送醫上門。此外,還應通過一系列
本報北京2月20日電(記者靳昊)最高人民法院20日發布涉養老服務民事糾紛典型案例,旨在通過司法裁判規范養老服務內容,引導養老機構健康運營,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助力老年人放心養老、安心養老。 養老機構作為經營場所,對入住的老年人負有安全保障義務,未盡到該義務使老年人受到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
本報訊(記者 蒲長廷)昨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民政局“一把手”,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圍繞“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展開對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清旺介紹,今年將幫助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不少于12萬人。此外,在養老方面,今年將建立100家區域養老
貫徹二十大精神 開局之年回望老有所養是重大民生工程,如何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過去的2023年,北京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持續打出一套又一套組合拳,上線北京養老服務網及配套小程序,復制推廣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積極建設養老助餐點,建設區域養老服務綜合體,推進養老領域的京津冀協同……通過
當前,本市已進入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面臨流感、支原體、新冠疊加感染風險。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較低,是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同時,由于養老機構內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極易發生交叉傳播而引起聚集性疫情。為做好養老機構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北京市疾控中心特別制定了消毒指南。關于消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為加強養老服務機構質量和安全監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結合本市養老行業實際,市民政局起草了《北京市養老服務質量和安全重點監測點實施辦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及社會普遍關注,針對養老服務機構存在的服務質量不高、服務不規范、監管機制不健全、收費不合理、退費難等問題,本次《實
10月的黑龍江已經寒氣襲人,但在佳木斯市郊區的百善華僑養老中心,提前供暖讓居住在這里的老人們感受到溫暖。進入養老中心大廳,只見幾位老人坐在窗邊曬太陽、嘮家常,不遠處還有幾人在護工的陪伴下,做著簡單的上肢活動操。“我們有多功能休閑娛樂大廳、康復理療室、圖書閱覽室和書畫棋牌室,住宿分為失能區、半自理區和
今后,在北京加入為老志愿服務將越來便捷。9月26日,北京養老志愿服務“京彩時光”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可為養老志愿服務組織方、志愿者和服務對象提供注冊、認證、供需對接、服務記錄等全流程功能支持,養老志愿服務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線接單”,涵蓋七大類10項志愿服務內容。“今天存時間 明天換服務”
家里做了貼心的適老化改造,社區里有物美價廉的助老餐,遇到突發情況還能一鍵呼叫專業的醫療照護服務……如今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得益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的完善,在家中安享晚年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選擇。 近年來,河北省石家莊市持續推動普惠型養老服務,打造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專業機構
中新網南京9月1日電(唐凡 徐珊珊)據江蘇省民政廳1日消息,為進一步提振養老服務市場信心,加快恢復平穩運營,2023年江蘇再次對全省民營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紓困補貼,共計補貼1.25億元。 補貼對象為江蘇所有在業民營養老機構,包括公辦民營和民辦養老機構。按照養老機構實際入住老人數量,統一按照每名入住
市民對話一把手7月25日,北京市民政局局長徐志軍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面對面》,聚焦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加強養老機構監管等話題,與市政協委員、市民代表等進行了深入探討。據徐志軍透露,今年,北京率先全面推行養老合同網簽,讓養老機構的收費內容和收費標準變得更加透明,截至目前,全市已網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