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溫天易傷“心”!這份護心指南請收好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心臟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常發生在冬季。其實,夏季的高溫也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當氣溫越高,心腦血管越易“受傷”。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傷“心”?如何做好防護?為此,人民網采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林艷。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心臟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常發生在冬季。其實,夏季的高溫也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當氣溫越高,心腦血管越易“受傷”。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傷“心”?如何做好防護?為此,人民網采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林艷。
“帶著藥箱出海,我們漁民多了一份安全保障,一些小毛病就不用擔心了。”浙嶺漁43006船長陳輝接過醫護人員送的急救小藥箱,滿臉欣喜。連日來,浙江溫嶺市石塘鎮黨委政府為漁民定制了1160份急救小藥箱,免費送至各船長手中。同時,當地確定了6名醫生開設“海上云診間”,24小時提供疾病診斷和用藥指導服務。二者
這幾天,各地氣溫不斷升高,橙色預警頻頻發布。高溫悶熱不僅使睡眠時間縮短,睡眠質量下降,還會使人心情煩躁、血壓升高。有研究表明,當氣溫超過35℃時,每升高1℃,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會提高17.3%。對此,北京市隆福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陳未艾解釋稱,溫度升高時,機體排汗增加,體內血液黏度就會升高,容易誘
近日,有些高血壓患者反映“血壓控制一直比較好,但是當氣溫下降后,血壓又上去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主任賓建平教授表示,天氣變化對血壓的影響很大,尤其在秋冬交替之時,血壓往往不穩定,并不是降壓藥出問題,所以切勿輕易換藥、停藥,高血壓只有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服藥,才能有效減少危害。停停吃吃,容
得疾病以后我們也是不要慌張,如果是想要判斷自己的疾病的話,直接到正規的醫院找專業的醫生進行問題的梳理和檢查,確診以后再來早治療早恢復就可以了,那如果是得了血管狹窄疾病,我們在日常的治療當中也是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項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做好這3點治療血管狹窄疾病好得更快。具體的解答如下;1、保
近期,美國西奈山醫學中心發表在《心血管醫學綜述》雜志上的一項綜合性述評表明,巧克力對心臟和血管的健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共有以下五點:1.多酚類(特別是可可中所含的黃烷醇)的等效抗氧化物質對血管內皮有擴張作用,能改善血液流變學,增加血液灌流,可對炎癥標志(表示體內炎癥程度的血中物質)進行良好調節,降低
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主席王隴德出席論壇并發言。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3月23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3日獲悉,正在舉行的“首屆中國縣域醫療發展高峰論壇”上,“縣域心腦血管急救體系建設項目”正式啟動,56家縣域醫院成為首批試點醫院。同時,縣域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建設
對胖人來說,能用手捏出、用尺量出的體表脂肪通常不是很危險,而看不見的脂肪即內臟脂肪才是引發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元兇”。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減少內臟脂肪方面,運動比藥物更有效。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梅奧診所學報》上的研究顯示,運動和藥物兩種方法都能減去內臟脂肪,但在減去相同體重的情況下,運動比藥物減去的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8部門聯合發布《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養老床位中護理型床位比例
“每到春天,心腦血管病患者就會覺得心慌、胸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魯衛星教授分析,這是因為春天萬物復蘇,容易引起人情緒上的興奮,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同時,春季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血管收縮強烈,對心臟也有影響。再者,如果患者不注意保暖,出現感冒發燒,免疫力下降,也會影響心
年紀越大,血管衰退老化得越快,很多人都可能會被心腦血管疾病盯上。但如果我們在平時的飲食上多注意,吃一些對心腦血管有好處的食物,就能減小患病的風險。1小白菜小白菜中含有大量粗纖維,其在腸道中會和脂肪、膽固醇結合,減少這些物質的吸收,可防止血液中膽固醇形成,以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保持血管彈性。而
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仍是威脅我國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新出爐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且從2009年起至今,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超過并持續高于城市。著名心血管病學專家和學術帶頭人,國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