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已經成為近視眼大國。目前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近視患病率超過70%,即使是小學生,他們的患病率也超過了30%! 雖然近視那么多,但是真正對近視能夠正確認識的人有幾個?
誤區一: 近視不是病
按近視程度可以分為:輕度近視眼(小于300度)、中度近視眼(300-600度)、高度近視眼(大于600度)。
中低度的近視只需要配戴眼鏡,但是高度近視時眼軸過度增長,會帶來很多并發癥,嚴重者甚至會失明。研究顯示,8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并發視網膜病變的風險提高40%,如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脈絡膜萎縮、黃斑出血、黃斑裂孔,這些視網膜的疾病會導致視力的不可逆損害。
誤區二: 戴眼鏡會加重近視度數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很多近視眼不愿意戴眼鏡,總覺得戴眼鏡會增加近視度數。其實,近視的發生是眼軸(眼球前后直徑)延長的結果。配戴眼鏡是為了對近視進行矯正,而配戴正確的眼鏡本身是不會導致近視的發生,合適度數的眼鏡還能有效防止近視度數的加深。
誤區三: 戴眼鏡造成眼睛變形
還有些人不愿意配眼鏡→他們認為配戴了眼鏡會導致眼睛會變形。其實戴眼鏡不會導致眼睛變形!眼睛變凸是眼軸增長的結果,并且透過近視眼鏡(凹透鏡)看到的眼睛被鏡框縮小了,取了眼鏡,就會造成視覺上的誤差。所以,并不是因為戴眼鏡造成了變形,而是因為近視眼本身結構的改變導致了眼睛“變凸”。
誤區四: 拒絕給孩子散瞳
散瞳有沒有影響?嬰幼兒因為調節功能較強,一般使用長效睫狀肌麻痹劑;學齡期兒童和青少年使用短效的,一般6小時后即可恢復。散瞳后所產生的瞳孔散大,會產生畏光、視近困難,這些均屬正常現象,家長無需擔憂,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免強光照射,不要近距離用眼即可。正常劑量的睫狀肌麻痹劑很少產生其他副作用,只有極少數的兒童會因藥物副作用出現一些癥狀,例如顏面潮紅、發熱、頭疼、惡心的癥狀,這時候應立即停藥并咨詢醫生。
誤區五: 近視可以治療
一旦近視,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許多非醫療機構或不正規的醫療機構利用家長不想孩子戴眼鏡的心理開展各種近視“治療”,相信一些按摩、針灸、理療、治療儀等方法,這些實際是無效的。近視目前不能治療,只有通過有限的手段如角膜塑形鏡(OK鏡),周邊離焦近視控制眼鏡等方法延緩近視的發展,而近視激光手術也只是在改變角膜的屈光力從而對近視進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