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疾病誤診漏診率高 五類高危人群應加強篩查
還記得幾個月前,那位在爭議聲中去世的肺動脈高壓孕婦吳夢嗎?其實,肺動脈高壓患者遵醫囑、規范用藥,可以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在第十一屆“長征之路”全國血管醫學大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肺血管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荊志成教授呼吁:全社會應多關注肺動脈高壓疾病,推進罕見病藥品列入醫保報銷范疇,減少因病致貧返貧,
還記得幾個月前,那位在爭議聲中去世的肺動脈高壓孕婦吳夢嗎?其實,肺動脈高壓患者遵醫囑、規范用藥,可以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在第十一屆“長征之路”全國血管醫學大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肺血管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荊志成教授呼吁:全社會應多關注肺動脈高壓疾病,推進罕見病藥品列入醫保報銷范疇,減少因病致貧返貧,
剛放下電話就忘了是誰打來的;上街買東西,付錢后將東西遺忘在柜臺上;見到親朋好友,常叫不出名字……“真是老糊涂了!”這是老人常常自嘲的一句話。很多做子女的也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老化現象,不會特別在意。但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夢陽提醒,這很可能是“老年癡呆癥”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表現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正從前沿技術轉變為現實應用。“人工智能醫生”PK人類醫生,誰更厲害?圖為5月5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展出的數據技術研究院醫療多模態智能交互系統。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去年6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全球首場神經影像人機大賽上,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研發
磁共振納米診療平臺在體內級聯反應的原理圖。(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供圖)中新網合肥6月10日電 (吳蘭 肖建敏)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10日消息,該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鄒多宏教授合作,構建了一種不含化療藥物的納米診療劑。據介紹,該診療劑可加速腫瘤細胞的凋亡。近年
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等壓力的增大,精神心理疾病發病率增高,焦慮和抑郁是經常出現的兩種消極情緒。當人們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有些人會感到不安和焦慮,一旦事情解決后,他們可以恢復正常的健康心態。如果人們長期被困在這兩種消極情緒中,就比較容易導致焦慮和抑郁的出現。“大夫,我到底是抑郁還是焦慮啊?”對
新華社合肥5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食管腺樣囊性癌是一種罕見的食管惡性腫瘤,臨床上容易被誤診。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武林、趙加榮等學者研究出一種新技術方法,將傳統組織學形態與新型免疫標志物相結合,實現了對食管腺樣囊性癌的精準診斷,對臨床確診及正確設計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醫學學術
中新社廣州5月5日電 (蔡敏婕 邰夢云)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5日發布消息稱,該中心人工智能學科團隊完成醫學AI(人工智能)醫生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研究顯示,AI醫生在真實臨床門診中準確率較人類醫生低,但是AI診斷耗時短,表明現階段的醫學AI可以在臨床上輔助人類醫生,提高工作效率。上述成果以封面文章
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營養醫學慢病康復公益行啟動儀式日前在深圳舉行,中國醫學營養項目聯合創始人、清華海峽研究院醫學營養研究中心主任鄒愛標在活動上介紹了“十萬例糖尿病營養醫學的真實世界研究項目”。據介紹,“十萬例糖尿病營養醫學的真實世界研究項目”,將從全國范圍選取十萬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