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風拂面,綠柳萌發,萬物復蘇。俗語有云:”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是四季循環之首,一切的全新開始,同時也是養生的好時節。萬物在沉寂了一個冬天之后開始復蘇了,身體也是一樣,熬過了冬季的嚴寒,是時候做個調整了。春季養生重在一個“生”字,要適應春生之氣,與萬物生發合拍。所以,注重春季養生,在春天為我們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很重要哦。
春季養生照顧好肝
春季萬物復蘇,陽氣生發,所以春季養生就要注意保護好陽氣。在自然界的屬性中,春季是屬木,而在五行中肝也是屬木,因此春季養肝護肝是格外的重要。
春季屬木,與肝臟相應。所以,春季養生主要就是養肝。那么如何正確養肝呢?
首先, 忌心情低落情緒起伏大。
春季養陽重在養肝,調理情志是養肝的重要環節。整天郁郁寡歡,容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引發腹瀉等問題,若是過于憤怒或興奮,又會對腦血管傷害很大。所以,春季在情緒方面不要太過于暴怒,也不要有過于猜忌還有憂郁的情緒存在。
春季肝陽亢盛,如果情緒過于急躁或者起伏過大容易傷到脾臟。所以,要主動提醒自己少生氣。還是那句老話:生活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春季養肝的時候要保持心情的舒暢,預防肝火上升,這樣才有利于陽氣的生長。
另一方面,心情過于抑郁會導致肝氣郁滯,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情緒病、肝病、心腦血管等健康問題。所以,為了健康與美麗,應放開胸懷,笑口常開,有助于青春常駐。
建議:當按耐不住要發火時,最好做幾個深呼吸,暫時離開爭吵現場。或是養些花花草草,保持愉悅的心情。春季閑來跟家人一起外出郊游,適當放松心情。
其次,忌吃太酸太辣的食物。
春季飲食上養“生”的一個重點是:少吃酸味的東西。因為在五味中,酸味專入肝經,是補肝的,而春天需要的是“疏肝”。在春季,人的身體需要的是舒肝、理氣、排毒,需要“疏肝”,也就是疏通已經造成的阻塞,讓肝氣得以升發,同時把冬天潛伏在體內的病邪宣泄出去。如果補肝的話,肝氣就無法舒散,無法排毒。
酸味有收斂的作用,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吃的太酸、太辣都會損傷陽氣。因此春季應該少吃酸以防肝氣過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發肝氣而補益脾氣。
如果你或者你的父母正在飽受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膝蓋疼、關節炎等骨痛困擾,
建議:春季要告別冬季養生式溫補,改以健脾胃。要少吃發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魚、蝦、蟹、羊肉等,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春季保護肝臟在飲食調養時,可以多吃一些發散性的辛甘食物,例如,我們常吃的韭菜、洋蔥、油菜、白蘿卜、白菜、菠菜、芹菜等食物。還有像豆腐、海帶、草菇、金針菇、薏仁等食物是不分季節,所以也是非常好的食材。
此外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過量;而香菜、蔥、蒜、蓮子、大棗、山藥等也很適合春季食用。
對于水果,專家建議多吃草莓。“在抗癌水果中,草莓的作用位居首位。新鮮草莓中含有一種奇妙的鞣酸物質,可在體內產生抗毒作用,阻止癌細胞的形成。此外,草莓中還有一種胺類物質,對預防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春捂“不宜過當
春季的氣候雖然很不錯,但是春季的氣候變化也是非常大,一會寒冷一會溫暖的,人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因此,春季的時候,我們不宜太早的脫掉厚衣服,特別是年老體弱者,更是不應該一下驟減衣服數量。
春季生機蓬勃,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關于春季養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春捂秋凍”之類的養生口訣。其實,很多人知道春捂秋凍,但做起來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年輕人靠著火力壯不捂,早早穿起來單衣單鞋;老年人、小孩卻容易捂過頭,捂出汗了還不敢脫衣服。“捂”也要捂得恰當,注意“上薄下厚”就可以了,特別要關注腿部及關節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