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5月21日電 (黃令妍 蔣雪林)廣西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張振球2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廣西積極處置在養陸生野生動物,充分利用具有制訂蛇類壯(瑤)藥材質量地方標準的獨特優勢,挖掘蛇類藥用價值,成為全國唯一推動蛇類向藥用轉型的省區,已通過簽約明確轉型藥用眼鏡蛇、滑鼠蛇等蛇類592萬多條,約531萬公斤。
廣西是全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食用產業發展的重點省區,繁育種類達30種,存欄量4000多萬條(只),其中蛇類、竹鼠分別約占全國總量的70%、6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廣西全面加強野生動物資源管控,2020年6月,廣西林業局、財政廳聯合印發《廣西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指導意見》,根據不同物種、存量的實際情況,采取綜合利用、放歸自然、轉產轉型藥用(觀賞)、種源保存、無害化處理等多種方式科學處置在養陸生野生動物,全區2020年8月如期完成陸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處置工作進度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
廣西支持鼓勵人工繁育蛇類轉型藥用、日化加工。為了確保在蛇產業轉型方面的各項補償到位,廣西林業局、財政廳加強與國家林草局、財政部等有關部委的溝通,目前,中央財政追加安排廣西野生動物禁食補償資金5億元已到位。廣西財政廳將野生動物禁食補償資金63798萬元和眼鏡蛇、滑鼠蛇補償處置資金38508萬元下達各市縣,同時,相關部門聯合印發《廣西人工繁育蛇類轉產轉型貸款財政貼息工作方案》,對蛇產業轉型企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
通過補貼、發展替代產業、安排公益性崗位、兜底保障等措施,廣西還幫助7900多竹鼠養殖農戶轉產,對280多萬只存欄竹鼠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