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8日電 (徐婧)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負責人王大廣在18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北京已從全市7127個社區(村)中評選出1360個首批無疫社區(村)。下一步,將繼續深入推進無疫社區(村)創建工作。對入選后防控工作出現松懈、不再符合創建標準的,將及時進行動態調整。
首批無疫社區(村)已公布
王大廣表示,目前本輪疫情形勢正趨穩向好,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進一步鞏固防疫成果,為正常生產生活夯實基礎,社區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
為進一步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根據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全市范圍內正在開展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創建工作堅持“簡便、易行、可操作”的原則,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著力推動社區(村)基層社會治理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近期,各社區(村)對標對表、積極創建、踴躍申報,各街道(鄉鎮)廣泛動員、加強指導、擇優推薦,各區精心組織、認真復核、綜合評定,評選出首批無疫社區(村)1360個。具體名單已在今天的《北京日報》上發布。
各社區(村)要嚴格卡口管理
王大廣介紹,首批入選的社區(村)是從全市7127個社區(村)中層層篩選、綜合評定后確定的。能夠入選,說明這些社區(村)防控工作基礎相對比較扎實,其治理實踐也為全市社區(村)提供了可以學習借鑒的寶貴經驗。希望這些社區(村)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再接再厲,不斷提升防控能力。對于還在創建過程中的社區(村)要對標對表,補齊弱項,優化策略,爭取早日達到創建標準,讓抗疫一線擁有更堅實的支撐。
他還強調,無疫社區(村)并不是指“零病例”社區(村),也不是指從未發生過疫情的社區(村),而是指能夠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能力和組織體系較為完善,即便發生疫情也能夠及時發現、及時管控、規范處置,保證疫情風險不外溢到非管控區和社會面的社區(村)。創建無疫社區(村)是不斷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的過程,要聚焦物業管理、垃圾分類兩件“關鍵小事”,統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有序開展。創建過程中,不能層層加碼,對曾經出現過病例的社區(村),經過疾控部門評估后即可參與創建活動,把疫情防控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有機結合起來,堅決防止形式主義。
下一步,北京將堅持優中選優、動態調整,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繼續深入推進無疫社區(村)創建工作。當然,對入選后防控工作出現松懈、不再符合創建標準的,也將及時進行動態調整。
王大廣表示,創建無疫社區(村),做好疫情防控,離不開人人參與,屬地、部門、單位、個人都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各社區(村)要繼續聚焦嚴格卡口管理、夯實基層基礎,強化社區治理,廣大市民要繼續強化自覺自律,理解支持配合各項防控措施,凝聚起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共同護佑家園健康祥和,護佑城市安全發展。